亚太地区单体最大光伏项目建成投运
此外,与上文介绍的两种材质的发酵容器相比,混凝土的物理特性使罐内的温度能自然地保持在较低水平,使得整个发酵过程变得缓慢而温和,进一步促进酒液形成清新优雅的风格。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风土及葡萄品种等方面助你快速分清这两个产区。摘要: 马尔堡和马丁堡都是新西兰知名的葡萄酒产区,名字也十分相似,容易令人混淆。
得益于绝佳的风土条件,长相思在这里有着极为出色的表现,清新的果香中带有一些草本气息和矿物质风味,酿出的葡萄酒也广受欢迎奥纳亚酒庄的葡萄园地处保格利产区的山脚下,面朝地中海。发酵完成后,不同的基酒分别在法国小橡木桶中熟成12个月。为了实现葡萄园的可持续发展,酒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通过最小化对土壤和植株的干预,以维持土壤自身的肥力、提高葡萄树的自我调节与自我防护能力,保护葡萄园的生物多样性。自建立之初,奥纳亚酒庄就秉承一个宗旨:出产最能体现产区风土的优质葡萄酒。
此外,葡萄园内的土壤类型丰富多样,包括冲积土、火山岩和石灰岩等。自1991年起,葡萄酒宗师级人物米歇尔·罗兰(Michel Rolland)担任酒庄的酿酒顾问,并与酒庄的总监兼首席酿酒师阿克塞尔·海因茨(Axel Heinz)共同合作探寻最佳的酿酒方式,致力于酿造出品质优异的酒款。18至20世纪上半叶,该产区经历了霜冻、战争和根瘤蚜虫病(Phylloxera)等一系列打击,葡萄酒产业发展受阻,好在威尼托于1876年建立了意大利第一所酿酒学校,而后又于1923年成立了葡萄栽培和酿酒实验基地,这为其在20世纪50年代后的复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苏瓦韦的山麓地带以石灰石和黏土为主,带有些许火山岩石。葡萄园海拔较高,气候凉爽,因此葡萄的生长期较长,葡萄在完全成熟的同时还保持高酸度。阿玛罗尼通常为干型或近乎干型,酒体饱满,酒精度高,单宁含量中等到高,带有浓郁的樱桃等红色浆果、咖啡和香料等风味。该产区拥有两种不同的地形:北面的山麓和南面靠近波河的平原。
威尼托这个盛产美酒的天堂,有着如此多样的风采,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挖掘与领略。卡尔卡耐卡(图片来源:Doris Schneider, Julius Kuhn-Institut) 2. 瓦坡里切拉(Valpolicella) 瓦坡里切拉位于维罗讷的西北面,地形气候与苏瓦韦相似。
而平原地带的葡萄园以沙土和冲积土为主,储热能力较好,加上附近的河流能够反射阳光,为葡萄园增加热量,因此葡萄成熟较快,酿出的葡萄酒果味较浓,酸度中等,适合年轻时饮用。除此之外,瓦坡里切拉产区还出产由里帕索法(Ripasso Method)酿造的一种名为瓦坡里切拉里帕索(Valpolicella Ripasso)的DOC级别葡萄酒。这类葡萄酒比普通的瓦坡里切拉红葡萄酒风味更加复杂和浓郁,酒体中等至饱满,单宁含量中等到高,具有煮熟的红色浆果和李子的风味。相比于香槟(Champagne),普洛赛克简单易饮,售价更低,没有香槟那般复杂的酵母风味,取而代之的是新鲜的梨、桃子、甜瓜和白花的香气,清新爽口,口感柔和,年轻易饮。
这类葡萄酒采用帕赛托法(Passito Method)酿造,当葡萄的酸度还很高时,葡萄就会被工人们提前采收,然后在室内风干,以浓缩糖分和风味,直至冬季才进行发酵,这一方法也被称作枯藤法(Appassimento)。在拉丁语中,瓦坡里切拉意为酒窖聚集的山谷,足见当地葡萄酒产业之繁盛。除了科维纳以外,罗蒂内拉(Rondinella)、科维诺尼(Corvinone)和莫利纳拉(Molinara)也是当地用于混酿的常见品种。这类葡萄酒通常散发着梨、苹果、橘皮和核果的香气,有时带有白胡椒的气息,优质的白葡萄酒适合陈年,能够发展出杏仁、蜂蜜和橘子酱等香气。
普洛赛克起泡酒(图片来源:www.prosecco.it) 除了上述提及的几个重要产区,威尼托还有许多魅力无穷的子产区,如巴多力诺(Bardolino DOC)。在瓦坡里切拉,科维纳(Corvina)是最耀眼的明星葡萄品种。
歌蕾拉(Glera)是酿造普洛赛克起泡酒的主要品种,所占比例至少为85%。威尼托产区地图 随着外族入侵威尼托,不少葡萄园都遭到了毁坏,葡萄农们不得不重新种植葡萄藤。
这里出产的葡萄酒可以标注为经典苏瓦韦(Soave Classico)。苏瓦韦白葡萄酒通常由至少70%的卡尔卡耐卡(Garganega)酿造而成,有时添加少量其他白葡萄品种进行混酿。与传统法相比,罐中发酵法的生产成本更低,这也是普洛赛克物美价廉的重要原因。2011年路嘉特酒庄阿玛罗尼红葡萄酒(点击图片即可跳转购买) 瓦坡里切拉雷乔托甜葡萄酒同样采用帕赛托法进行酿造,酿酒葡萄的糖分含量非常高,因此在酿造过程中发酵会自然终止。科维纳(图片来源:Ursula Bruhl, Julius Kuhn-Institut) 在符合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瓦坡里切拉产区的葡萄酿造而成的葡萄酒通常标注为瓦坡里切拉DOC(Valpolicella DOC),而采用山麓地区的葡萄酿成的葡萄酒品质更佳,通常在酒标上标注经典瓦坡里切拉DOC(Valpolicella Classico DOC)。罗马帝国没落以后,威尼托则以生产安希纳图(Acinatico)葡萄酒扬名。
与此同时,威尼托还是意大利举足轻重的葡萄酒产区,不仅拥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其独具一格的酿酒工艺和多样化的葡萄酒风格也令人印象深刻。歌蕾拉(图片来源:Ursula Bruhl, Julius Kuhn-Institut) 虽然科内利亚诺-瓦尔多比亚德(Conegliano-Valdobbiadene DOCG)产区的普洛赛克可能采用传统法(Traditional Method)酿制,不过大多数普洛赛克都是用查玛法(Charmat Method),即罐中发酵法(Tank Method)酿成
据BIVB的主席路易-法布里·拉图尔(Louis-Fabrice Latour)介绍,勃艮第的2016年总体来说是一个不错、甚至是优秀的年份,出产了一些表现亮眼的佳酿,尤其是红葡萄酒,拥有很好的萃取度、成熟度和酸度。7月左右的天气,颇有一种否极泰来的韵味。
夏季逐渐变得炎热干燥,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轻度干旱。早春时节,天气晴朗,葡萄藤纷纷提前发芽,这对霜冻频发的勃艮第而言并不是什么好兆头,不少酒庄也开始担心抽出的嫩芽会遭受霜冻的摧折。
4月26日至27日,寒气来袭,数十年难得一遇的霜冻席卷了金丘(Cote dOr)和夏布利(Chablis)产区的大片葡萄园。为了应付减产,拉芳酒庄(Domaine des Comtes Lafon)、勒弗莱酒庄(Domaine Leflaive)、罗曼尼·康帝酒庄(Domaine de La Romanee-Conti)、拉米皮洛特酒庄(DomaineLamy-Pillot)、盖伊·阿米奥父子酒庄(DomaineGuy Amiotet Fils)和玫瑰香酒庄(Domaine Fleurot-Larose)还将各自采收的蒙哈榭特级园(Montrachet Grand Cru)葡萄合在一起酿造,但即便如此,也仅酿出两桶葡萄酒。有些园地完好无损,有些园地却颗粒无收,就连受影响较小的普里尼-蒙哈榭(Puligny-Montrachet)产区也损失了许多特级园的葡萄。9月下旬,小雨落下,给葡萄藤提供了恰到好处的水分,缓解了缺水状况。
白葡萄酒中也有一些品质出众的佳酿,它们虽然不及2014和2015年份的葡萄酒优秀,但比2013年份更出色。在许多酒庄手足无措之际,勃艮第的天气开始好转,葡萄藤也逐渐恢复了生机,给酒庄带来新的希望。
2016年初,勃艮第的冬天不似以往那般凛冽,温和干燥的天气给了霉菌孢子一线生机,这似乎为日后的霉病灾害埋下了隐患。此外,2016年勃艮第各地的灾情程度不一,所以产量也因葡萄园而异。
不久后,勃艮第的酒庄陆续展开采收工作。夏布利产区葡萄园(图片来源:www.domaine-fourrey.com) 经过一番采收调查后,勃艮第葡萄酒行业协会(Bureau Interprofessionnel des Vins de Bourgogne,简称BIVB)预估勃艮第2016年的葡萄产量将比2015年减少20%到27%。
另外,潮湿多雨的天气也给酒农带来了诸多难题。9月的天气相对温和,阳光充足,伴随着凉爽的北风,让葡萄在充分成熟之余不至于积累过多的糖分。还未等其从霜冻灾害中缓过来,5月的两场冰雹从天而降,其中一场于14日袭击了夏布利的北部地区,另一场则于27日袭击了南部地区,可谓雪上加霜。相比于金丘,勃艮第北部的夏布利产区的情况更不容乐观。
摘要: 虽然经历了严重的霜冻、冰雹和霉病灾害,但总体来看,勃艮第的2016年依然是一个不错、甚至是优秀的年份。勃艮第葡萄园(图片来源:www.olivier-leflaive.com) 4月13日,一场大冰雹袭击了勃艮第南部地区2,000公顷的葡萄园,主要包括普伊-富赛(Pouilly-Fuisse)、普伊-楼榭(Pouilly-Loche)、普伊-凡列尔(Pouilly-Vinzelles)和圣韦朗(Saint-Veran)产区的园地。
许多酒庄无法将拖拉机开进湿漉漉的葡萄园,因此很多工作只能由人工手动完成。到了10月中旬,只有马贡(Maconnais)产区几个习惯晚收的酒庄还把葡萄留在藤上。
ABSTRACT: Even though hit by frost, hail and mildew, 2016 is still a good to very good vintage for Burgundy. 对勃艮第而言,2016年份是跌宕起伏、错综复杂的一年,这一年霜冻灾害和霉病肆虐的场景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对于金丘而言,这是自1985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霜冻,不过与1985年不同的是,这一年的霜冻侵袭了海拔较高的园地,而部分地势较低的葡萄园却出乎意料地幸免于难,就连阅历丰富的酒农都声称未曾见过如此奇景。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欢迎您提出来!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